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詩類
易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儒家類
  吴越之间有具区注今吴县南太湖即震泽是也疏(周礼
扬州云其泽薮曰具区郑注云在吴南地理志云会稽吴县故
周泰伯
所封国也具区在西古文以为震泽禹
贡扬州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是也)


  齐有海隅注海滨广斥音义(隅本或 (第 6a 页)
则说春
秋者曰谨华夷之辨何也曰此诛乱贼之一也夫春秋
之所夷者吴与楚楚之先鬻熊为姬文师国于江汉之
间而 泰伯
端委以临吴盖皆神明之胄矣荆人不道间
周之乱革子以王丛毒上国吴亦相效而王是乱贼之
尤也是以春秋从而夷之 (第 29a 页)
 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士蔿曰太子不得立矣分
 之都城而位以卿(位以卿谓/将下军)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
  吴太伯
不亦可乎犹有令名(有让位/之名)与其及也(胜于/留而)
 (及/祸)且谚曰心苟无暇何恤乎无家天若祚太 (第 6a 页)
 经复书不郊者为三望起
吴伐郯(音谈经吴/始见)
 吴今平江府郯今淮阳军下邳县越江淮而伐郯吴
 始大也曰吴狄之也 吴太伯
之后以属则周之伯父
 也何以狄之僭王也
夏五月曹伯来朝
不郊犹三望 (第 32b 页)
 不称公子辞国以生乱也夷昧之卒札宜受命以安
 社稷而徇匹夫之节辞位以逃于是僚代立光弑僚
 故因来聘去其公子以示贬 胡氏曰 泰伯
时中季
 子过中自众人观之过者为贤自道观之过犹不及
 故褒贬如此 今按有太王之父季历之弟文王之
 子 (第 152a 页)
泰伯
当让季历当受此所谓圣达节也若季札
 则亦当守节也寿梦之欲立季札与诸樊之舍子而 (第 152a 页)
 立弟约以次传必及季子盖闻其先太王 泰伯
之事
 慕而欲效之者而不知其时义之非宜而徒启后日
 之争也不见宋宣公之事也假令夷昧也死季子不
 度而 (第 152b 页)
 (图志十二)
分之都城

 邑有先君之主曰都同
而位以卿
 谓将下军贾逵
先为之极
 言其禄位极尽于此服虔
吴太伯
 太伯知天命在王季奔吴不反王肃 (第 22b 页)
 谓疾益困也郑注(宋本春秋疏六)
子路请祷
 祷请也包章句(世说注上之上)
丘之祷久矣
 明素恭肃于鬼神且顺子路之言也郑注(后汉书注八十二) 泰伯

(第 16b 页)
泰伯
 泰者善大之称伯者长也周太王之元子故曰 (第 17a 页)
泰伯
 
范宁(史记索隐十)
三以天下让
  (第 17a 页)
泰伯
少弟季历生文王昌有圣德 (第 17a 页)
泰伯
知其必有天
 下故欲传位于季历以太王病托采药于吴越不反
 太王薨而季历立一让也季历薨而文王立二让也 (第 17a 页)
人即仲虺之意而于平日则又称 泰伯
文王为至德而
谓武未尽善此又成汤之心也
  汤诰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孔氏曰诞大也以天命
大义告 (第 19a 页)
 若胡氏谓书名去氏为贬其让国按傅吴子诸樊既
 除丧将立季札季札辞之诸樊固强之至札弃其室
 而耕而后舍之此又何罪夷齐 泰伯
未闻付吏议也 (第 21a 页)
 吴夫差兴师北征穿深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
 属之济将会晋侯于黄池(卫/地)我公与焉及盟吴晋争
 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 (泰伯/
后也)晋人曰于姬姓我为
 伯(诸侯/长也)争先不决据传则晋赵鞅呼司马寅将以死
 战遂先晋人据国语则吴 (第 17b 页)
周矣景王毒流乃嗣何/其酷也古人有行此而乱弭者以废立之贤不肖著白)
(人人所谓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者乎若 周泰伯
汉东/海王彊又皆贤明克让遭逢国祚方隆故上下安荣而)
(名与业俱显何可冀哉彼轻以/私爱易置者又安得以藉 (第 37b 页)
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太子城曲
沃 士蔿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
之极又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 吴太伯
不亦可
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且谚曰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
天若祚太子其无晋乎(前王命以一军为晋侯今献公/作 (第 10a 页)
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震泽/吴都太湖厎之履反致也史记音致大湖音太胡)
(傅正义曰地理志云会稽吴县故 周泰伯
所封国也具/区在西古文以为震泽是吴南大湖名盖县治居泽之) (第 16b 页)
 命也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
 此庄公之正配僖公之适母也丧既至则不得不以
 小君之礼葬之然非也
虞师晋师灭下阳(虞公爵 泰伯
无子武王封仲雍之后/为之后今解州平陆县东北十里有) (第 6b 页)
 (故虞城即武王封仲雍曾孙周章之弟虞仲以为 泰/伯
嗣之地也 晋唐叔虞封国其地本在晋阳十一)
 (世孙曲沃武公并晋都绛又从新田复/命为绛今平阳府降州之 (第 7a 页)
 之初年以为淑女必待宫人之求不知宫人原无求
 女之事也然则孰求之盖太王王季求之而宫人至
 今闻之也文王生有圣德太王因废长立少以及文
 王虽 泰伯
仲雍逊荒不顾其为文王择配其难其慎
 圣德间世而生必圣如文王而后可以为文王之配 (第 17a 页)
 酿成乱本以无因心则友之人耳夫乃知让德之光
 乃王季予之所谓因心则友也季历不立谥法而曰
 王季季对伯言周家不没 泰伯
之让德矣 有君民
 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者文王也太王何独不然太
 王欲传位季历以及昌以文有圣德亦曰有以 (第 20b 页)
 (便因说文王事商曰文王且是做得从容不迫武王/ 去伐商太猛耳文王伐崇伐密戡黎等事又自显)
 (然书说王季勤劳王家诗云太王剪商都是他子孙/自说不成他子孙诬其父祖春秋分明说 泰伯
不从)
 (是不从甚底事 (第 8a 页)
泰伯
当武王之世也只是为诸侯/但时措之宜圣人又有不得已处横渠云商之中世)
 (都弃了西方之地不管他所以戎狄 (第 8a 页)
敬也曾子战战兢兢临深履薄以终其身亦敬也后之学者欲溯圣学之渊源者其必自颜曾始)

   泰伯
第八(凡二十一章)

  子曰 (第 17b 页)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
称焉(秦伯周大王之长子至德谓德之至极无以复加者也三让谓固逊也无得 (第 17b 页)
而称其逊隐微无迹可
见也盖大王三子长 泰伯
次仲雍次季历大王之时商道寖衰而周日强大季历又生子昌有圣德大王因有
剪商之志而 (第 17b 页)
泰伯
不从大王遂欲传位季历以及昌 (第 17b 页)
泰伯
知之即与仲雍逃之荆蛮于是大王乃立季历传国
至昌而三分天下有其二是为文王文王崩子发立遂克商而有天下是为 (第 17b 页)
武王夫以 泰伯
之德当商周之际
固足以朝诸侯有天下矣乃弃不取而又泯其迹焉则其德之至极为何如哉盖其心即夷齐扣马之心而事 (第 17b 页)
之难处有甚焉者宜夫子之叹息而赞美之也 泰伯
不从事见春秋传)○子曰恭而无礼
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葸丝
里反绞古卯反○葸畏惧 ……
(第 18a 页)
尚属纣耳范氏曰文王之德足以代商天与之人归之乃不取而服事焉所以为至德也孔子因武
王之言而及文王之德且与 泰伯
皆以至德称之其指微矣或曰宜断三分以下别以孔子曰起之而自为一 (第 27b 页)
亦好名而蔽其实故也好名之人虽能让国未免限于名若夫大贤以上循乎天
理虽以舜禹受天下受其所当受而不为泰以 泰伯
之让夷齐之让让其所当让而不为好名故孔子称舜禹
则曰有天下而不与焉称 (第 5a 页)
泰伯
则曰民无得而称焉称夷齐曰求仁而得仁圣人之意盖可见矣○愚案泰伯
夷齐之让与子臧季札之让其让则一而所以让 …… (第 5a 页)
固辞三辞为终辞故古注至是但言三让而不解其目也今
必求其事以实之则亦无所据矣曰何以言其让于隐微之中也曰 泰伯
之让无揖逊授受之迹人但见其逃
去不反而已不知其让也知其让者见其让国而已而不知所以使文武有天下者实由于 …… (第 5a 页)
民无得而称焉则其让也非有为名之累矣此其德所以为至极而不可以有加也曰太王有废长立少之意
非礼也 泰伯
又探其邪志而成之至于父死不赴伤毁发肤皆非贤者之事就使必于让国而为之则亦过而
不合于中庸之德矣其为至德 (第 5b 页)
何也曰大王之欲立贤子孙为其道足以济天下而非有爱憎之间利欲之私
也是以 泰伯
去之而不以为狷王季受之而不以为贪父死不赴伤毁发肤而不为不孝盖处君臣父子之变
而不失乎中庸此所以为至德 …… (第 5b 页)
不同矣曰逃去可矣何必断发文身哉曰先儒议
论之多矣苏氏以为让国盛德之事矣然存其实而取其名者乱之所由起故 泰伯
为此所以使名实俱亡而
乱不作也此以利害言之固不足以得圣贤之心而其弟黄门又曰子贡言 (第 5b 页)
泰伯
端委以治吴则固未尝断发
文身也且汉东海王以天下授显宗唐宋王成器以天下授玄宗皆兄弟终身无间言何必断发文 …… (第 5b 页)
然以汉唐二事例之则亦未足以尽圣贤之心也盖使王季之心但如显宗
玄宗则可若有叔齐之义则亦不能以一朝居矣使 泰伯
而不有以深自绝焉则亦何必致国于王季而安其
位哉然显宗玄宗之心其厚薄又自不同也○南轩曰三让程子曰不立一 (第 6a 页)
也逃之二也文身三也夫 泰伯

让诚难知也以君之元子而弃宗国以逃身本中夏而从夷狄之为不亦冒先王之大禁欤而 (第 6a 页)
泰伯
安然行之
非圣人孰能明其为至德也至德谓德之至也 (第 6a 页)
泰伯
知文王有圣德天之所命当使天下被其泽故致国于王
季为文王也故曰以天下让言其至公之心为天下而让也变而止乎 (第 6a 页)
中非达权乐天者其孰能与于此乎惟
其事情深远故民无得而称而圣人独知其为至德也或曰 泰伯
之心知文王得国则周必有天下乎非然也
以是存心则是利夫天下者也 (第 6a 页)
泰伯
知文王得国则天下必被其泽也至于周之有天下 (第 6a 页)
泰伯
岂加毫末于 (第 6a 页)
  (正曰鼎而旅则亦不处矣耳足以听足足以迁而/守其故处不远不举则是怨主也申生之将伐翟)
  (士蔿谓申生曰太子不得立矣克与不克无所避/皋与其不入不如逃之为 吴太伯
不亦可乎夫申)
  (生则无所逃疾也及重耳出亡至于柏谷卜适齐/楚狐偃曰无卜焉齐楚远而望奢道远难通望奢 (第 8b 页)